來源:hao123百家號 時間:2022-03-04 12:26:14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2月28日,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專利屬于美國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博德研究所的張鋒團隊,而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張鋒 圖源:麻省理工學院
根據該決定,加州大學不再具有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專利,博德研究所則擁有在真核細胞中使用CRISPR的專利。這一決定結束了長達數年的CRISPR專利紛爭。
研究科學創(chuàng)新與專利法、法規(guī)和生物倫理學交叉學科的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法學教授雅各布·謝爾科夫表示,這對加州大學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可能會導致其損失1億至100億美元的專利許可收入。他說,雖然加州大學目前的收益可以保留,但未來會受到限制,很難再靠這一技術獲利。
“這意味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些針對經典CRISPR系統(tǒng)的專利——當用于人類等高等生物的細胞時——是無效的,”謝爾科夫說。
CRISPR三巨頭的誕生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短短幾年內,風靡全球,是現有基因編輯和基因修飾里面效率最高、最簡便、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技術之一,成為當今最主流的基因編輯系統(tǒng)。CRISPR技術使用Cas9酶對DNA進行特定切割,用以治療一系列疾病,提高農業(yè)產量等。
2012年8月17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瘜W家詹妮弗·杜德納和德國馬普感染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在一篇里程碑式的論文中概述了這項技術,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這兩位女科學家因此分享了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瘜W家詹妮弗·杜德納。美國著名醫(yī)學健康領域媒體STAT網站
2013年2月15日,張鋒團隊在美國《科學》雜志發(fā)表了論文,揭示了他們首次在體外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小鼠和人類細胞的特定基因完成了精確的切割,意味著將該技術改進并應用于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
自此,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的技術正式宣告誕生,詹妮弗·杜德納、?,敿~埃勒·沙爾龐捷、張鋒三人,也被人們稱為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
這三人在CRISPR基因編輯領域接連取得重要進展,發(fā)表了大量重磅論文。由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疾病治療、疾病檢測、遺傳育種等領域有著巨大優(yōu)勢和前景,三人又分別成立公司,開始CRISPR基因編輯的商業(yè)化應用。
然而此后,以詹妮弗·杜德納和?,敿~埃勒·沙爾龐捷為代表的CVC團隊和以張鋒為代表的博德研究所團隊,就CRISPR專利所有權展開了爭奪戰(zhàn)。
CRISPR-Cas9的專利究竟歸誰?
這個案例的關鍵是CRISPR-Cas9在治療人類疾病中對真核細胞(在動物、植物和真菌中發(fā)現的具有明確細胞核的細胞)進行編輯的能力,因為真核細胞才是開發(fā)人類藥物的關鍵。
加州大學多年來一直在爭取控制基因編輯技術的權利,包括杜德納和沙爾龐捷在內的加州大學研究小組聲稱,CRISPR發(fā)明屬于他們。然而,他們并沒有在2012年的論文中證明CRISPR系統(tǒng)可用于真核細胞。
相反,博德研究所的張鋒團隊在2013年1月已經在真核細胞中使用了CRISPR系統(tǒng),并且他們成功地編輯了小鼠和人類細胞。于是,USPTO于2014 年授予了張鋒團隊CRISPR系統(tǒng)應用于真核細胞的專利,而來自CVC團隊的上訴也在2016年被法院悉數駁回。
來源:美國《科學》雜志網站
有一段時間,這一紛爭問題似乎解決了。早在2017年,USPTO就認定雙方的權利要求不存在沖突,結束了最初的法律糾紛。它裁定,張鋒團隊的成就是一項可單獨申請專利的發(fā)明。
然而,這個問題在2020年被重新審視。這一次,USPTO在聽取了辯論并審查了實驗室筆記中的數據后,做出了不同的裁決:張鋒團隊在真核細胞中使用 CRISPR 技術具有專利優(yōu)先權,該專利可能應用于實驗室培養(yǎng)人體細胞甚至人類受試者上,具有可觀的應用前景。但同時,該裁定還指出,加州大學團隊在 CRISPR 的核心使用技術上也可能獲得專利權。
USPTO決定的要點是,杜德納和沙爾龐捷沒有證明他們是第一個在動物細胞中使用CRISPR的人。他們最初的論文只是描述了它在細菌中的用途。
謝爾科夫表示,張鋒是第一個讓CRISPR在真核細胞中發(fā)揮作用的人。“至少在這項專利決定方面,”他說,“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p>
這一裁定意味著,從現在起,從CVC獲得CRISPR-Cas9許可的公司將需要從博德研究所獲得許可。謝爾科夫指出,USPTO的決定給擁有CVC許可證的公司投下了相當深的“心理陰影”。
但該裁定同時肯定了CVC團隊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關鍵發(fā)明者。USPTO認為,雖然博德研究所的張鋒團隊首次證明CRISPR在包括人類的動植物中有效,但張鋒并不是這個想法的“發(fā)起人”,而是以杜德納和沙爾龐捷的研究為起點,將這項技術改進并用于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
編輯:張爽
審核:朱麗
標簽:
信用卡金卡和普卡區(qū)別有哪些?有什么辦理條件
銀行信用卡的等級大致分為三種,金卡、普卡和白金卡。每種卡片對于持卡人的資質要求都是...
藥監(jiān)局發(fā)布消費提示:化妝品小樣需在標簽處呈現
廣東省藥監(jiān)局官方微信日前發(fā)布消費提示類文章稱:近日,有關化妝品小樣的報道引起熱議。...
眼鏡成多家奢侈品巨頭布局賽道 眼鏡行業(yè)受捧
繼皮具、配飾之外,眼鏡正在成為多家奢侈品巨頭爭相布局的賽道。而這個背后,正是年輕一...
功效護膚賽道兩極分化 企業(yè)紛紛加碼研發(fā)
國內功效護膚賽道呈現兩極分化:一邊是功效護膚巨頭手握營收高速增長的光鮮業(yè)績,一邊則...
“少年航天科普特訓營”舉行,VR空間站引關注